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Instagram
  • Telegram
  • Spotify-Symbol_edited
  • LinkedIn Social Icon
搜尋

友谊系列:认识成年友谊中的关系攻击

  • 作家相片: Admin
    Admin
  • 9月23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关系攻击是微妙的、有策略性的,而且经常被误解。心理治疗有助于解析其情绪影响,并为重新获得清晰感和自我信任提供路径。


A woman in a floral dress looks down, standing alone in a park. Behind her, a group of friends in colorful dresses are laughing together.

关系攻击是指操纵社交动态以造成伤害的行为。它不是喧闹的。没有喊叫或对抗。相反,它表现为被排除在计划之外、以关心为名的八卦、被当作玩笑说出的讽刺言论,或是默默地不给予赞扬与情感回应。它是安静但经过计算的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让人感到不稳定和缺乏情感安全,通常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明发生了什么。


尽管关系攻击常被认为与青春期有关,但它并不局限于校园。它持续存在于成年生活中,并表现出新的形式。公开的戏剧性场面变少,更多的是策略性的社交操作,常见于群聊、职场政治、育儿圈或宗教团体中。之所以难以命名,是因为每个事件都可以被合理化。但综合来看,这种模式制造了一种持续的被排斥或被拒绝的感觉。


理解这种模式为何在成年后仍持续存在,以及心理治疗如何帮助打破它,是走向疗愈与关系安全的重要一步


微妙伤害的运作机制

关系攻击通常运作在明显冲突的临界线之下。包括:

  • 不发出邀请

  • 将某人排除在重要决策或对话之外

  • 散布破坏信任的八卦

  • 利用幽默贬低他人

  • 在群体中保持活跃却忽略某人的消息

由于这些行为是间接的,它们依赖于合理否认。被攻击的一方常常感受到伤害,却难以准确表达,以免显得戏剧化或过于敏感。这种模糊性不是错误,而是关系攻击的运作方式之一。

在成年环境中,这些行为经常被合理化为性格不合、关系疏远,或对方只是忙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们会产生真实的情绪后果。2018年发表在《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杂志》上的一篇文章指出,社会排斥会激活大脑中与身体疼痛相同的神经通路。关系攻击不需要被看见,也可以造成伤害。


为什么成年人会感到困惑

在童年时期,被排斥可能表现为未被邀请参加生日派对。在成年后,则表现为未被加入群发邮件,或在公开场合被表扬、私下却被批评。伤害往往藏在语气、时机或遗漏之中。

更复杂的是,文化上期待成年人懂得应对社交细节。当某种关系感觉不对劲时,很多人会先责怪自己而非情境。他们会怀疑自己是否想太多、是否太敏感。这种内在质疑常常阻止人们直接面对问题或寻求支持。

女性尤其被社会塑造为维持和谐、避免对抗。因此她们可能忍受间接的敌意,以避免显得太情绪化或太“多”。


心理治疗揭示的深层内容

关系攻击通常根源于早期依附创伤,个体可能从能够处理这些早期关系伤口的治疗中受益,包括:


图式治疗:塑造我们应对方式的早期信念

图式治疗解释了许多人无意识地延续着童年时期形成的信念。这些图式就像内在规则,指导我们如何解释社交互动。


那些常在关系攻击中受伤的人,可能拥有以下图式:

缺陷图式(Defectiveness):认为自己天生有缺陷或不值得,因此任何被排斥都感觉是理所当然。

屈从图式(Subjugation):认为自己的需求不重要,因此不会面对令人受伤的关系动态。

情感剥夺图式(Emotional Deprivation):认为他人不会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,因此默默接受疏远或冷漠的关系。


另一方面,从事关系攻击的人可能带有特权图式(Entitlement),合理化自己通过微妙的支配行为来保持控制或优越感。又或者,他们可能存在情感抑制图式(Emotional Inhibition),使他们选择疏离他人,而不是承认自己的脆弱或不安。

心理治疗帮助来访者觉察这些潜在信念,并提供空间挑战它们。通过练习与关系回馈,来访者逐渐重写他们一直遵循的规则,扩展他们在关系中的情绪表达能力。


内在家庭系统(IFS):描绘内在反应

IFS将心智视为由多个部分组成,每个部分都扮演着保护角色。当关系攻击发生时,这些部分常会以可预测的方式被激活。


例如,在被排斥的人身上:

  • 一个讨好型部分可能试图平息局势,将紧张归咎于自己。

  • 一个被放逐的部分承载着过往被拒绝、羞耻或屈辱的记忆。

  • 一个灭火型部分可能突然拉黑、断联或情感抽离,以避免进一步受伤。


在进行关系攻击的人身上:

  • 一个管理型部分可能精心安排谁被包括、谁被排除,试图通过控制社交动态来避免暴露自身脆弱。

  • 在其之下,可能有一个被放逐的部分,承载着未被疗愈的背叛、被抛弃或深层不安全感。


IFS不评判这些部分。相反,它帮助人们带着好奇与同理去面对它们。当每个部分被理解与支持后,强烈的防御需求就会逐渐减弱。来访者也能从清晰而非恐惧的状态中回应社交情境




正确认识关系攻击:将隐性伤害说出口的力量

关系攻击的力量来自于它的隐藏。为它命名,可以打破这个循环。一旦人们认识到自己经历的是一种情感操控,而非单纯的社交失误或个人缺陷,他们就能开始设立界限,表达需求,并评估哪些关系值得投入。


心理治疗提供了心理结构,帮助人们有意识地完成这项工作。这不是关于责怪他人,而是认识到过去与现在的动态如何交织,并建立内在资源去做出新的选择。并非每段友谊都能修复。但通过洞察与支持,人们可以逐步离开让自己耗竭的关系,走向更互相滋养的连结。


Restoring Peace 是一家私人心理健康中心,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,服务对象包括儿童、青少年、青年、成人个体、伴侣以及团体。我们协助来访者应对焦虑、抑郁、创伤、哀伤,以及各种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的挑战。欲了解更多信息,请访问: www.restoringpeace.com.sg,或通过 WhatsApp 联系我们:+65 8889 1848。如需获取定期更新,欢迎加入我们的 Telegram 群组:https://t.me/restoringpeace 



References

Cillessen, A. H., & Mayeux, L. (2004). From censure to reinforcement: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ggression and social status. Child Development, 75(1), 147–163. https://doi.org/10.1111/j.1467-8624.2004.00660.x

Golmaryami, F. N., & Barry, C. T. (2015). The roles of callous–unemotional traits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predicting adolescent girls’ externalizing behaviors.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, 77, 91–96. 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0191886915005735

McEachern, A. G. (2012). Adult Relational Aggression: Evaluation of Conceptualisation and Measurement. [Doctoral dissertation,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]. https://aquila.usm.edu/cgi/viewcontent.cgi?article=3166&context=dissertations

Morin, A. (2018, October 17). Relational aggression: Bullying hidden in plain sight. GoodTherapy. https://www.goodtherapy.org/blog/relational-aggression-bullying-hidden-in-plain-sight-1018174

Seltzer, L. F. (2012, November 12). Revealing the hidden nature of relational bullying. Psychology Today. 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us/blog/passive-aggressive-diaries/201211/revealing-the-hidden-nature-relational-bullying

Taylor, K. (2023, October 30). Why the pain of being excluded can be as bad as a physical injury. CNN Health. https://edition.cnn.com/2023/10/30/health/relational-aggression-cyberbullying-teens-wellness


关键词:

关系攻击、情感霸凌、隐性冲突、图式治疗、IFS内在家庭系统、友谊关系治疗、成年友谊破裂、情感操控、讨好型人格、心理安全感、社会排斥、社交焦虑治疗、关系创伤、情绪界限、自我表达训练、人际关系修复、被动攻击行为、社交疲劳、心理创伤疗愈、女性关系冲突、情绪管理辅导、非暴力沟通、自尊建立、人际边界设定、个体心理咨询


 
 
 

留言


RESTORING PEACE COUNSELLING & CONSULTANCY PTE LTD

Singapore 

10 Jalan Besar #12-06 / #12-09 / #09-09 Sim Lim Tower Singapore 208787

Email: contact@restoringpeace.com.sg

Mobile: 8889 1848 / 8395 5471 / 9484 9067 

Opening Hours (by Appointment)

Monday: 9 am–9 pm

Tuesday: 9 am–9 pm

Wednesday: 9 am–9 pm

Thursday: 9 am–9 pm

Friday: 9 am–9 pm

Saturday: 9 am–6 pm

Close on Sunday

Professional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Services for

• Trauma • Anxiety • Addictions • • Adjustment • Behavioral Issue • Depression • Grief and Loss

• Personality Disorder • PTSD  and C-PTSD  • Relationship

and other life challenges

 • Clinical Supervision • Support Group  • Training 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Telegram
  • Spotify-Symbol_edited
  • LinkedIn Social Icon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