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Instagram
  • Telegram
  • Spotify-Symbol_edited
  • LinkedIn Social Icon
搜尋

友情系列:深入认识成年阶段的友谊层次与类型

  • 作家相片: Admin
    Admin
  • 9月8日
  • 讀畢需時 7 分鐘

 并不是所有朋友都注定要亲密。通过心理咨询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友谊的不同层次,并学会如何更有界限、更有智慧地与每段关系相处。


Three women sitting on a patio bench, smiling and holding drinks. Casual setting with a wooden table and plants in the foreground.

有些朋友适合一起吃顿饭,有些朋友则能承载我们的心事。


不同的友谊承载着不同的情感重量。但我们往往带着没有说出口的期望,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以相同的方式陪伴、关心、回应。当他们没有做到时,我们可能会把这当作一种拒绝,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出了问题。


在心理咨询中,很多来访者会提到这种安静却真实的困惑:明明身边有人陪着,我为什么还是感到被冷落?为什么总是我在付出,而回应却有限?


认识成年阶段友谊的不同层次与类型,可以帮助我们更实际地理解人际关系的样貌,也能减轻那些来自模糊期待和界限不清所带来的焦虑感。


友谊之中,那些细腻的情感层次


在新加坡,我们从小并不总是被教导如何表达情感上的亲密。许多人成长于一种更务实的人际观中,讲求群体和谐多于个人表达,重视实际帮助胜过情感共鸣。

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:“我们不谈感受,但需要时我一定会出现。”或是,“他不太表达情绪,但我知道他关心我。”


这使得我们更难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友谊中真正渴望的是什么,特别是当情感需求与社会义务、忠诚观念或顾全面子的文化习惯发生冲突时。在心理咨询中,这常常表现为害怕自己“太多”、不敢主动联络,或是因为抽离一段单方面的关系而产生内疚感。


成年之后的友谊,不只是找人陪伴那么简单。它也回应了我们心理上对认同、安全感和归属的深层需求。然而,许多成年人仍然不确定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位置。


心理研究与临床经验都指出,不同类型的友谊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:

  • 亲密度:彼此之间的情感连结有多深

  • 互惠性:付出与关心是否是双向的

  • 信任感:在彼此之间能否坦诚、感到安全

  • 支持性:对方是否在关键时刻能陪伴、理解、提供支持


但问题在于,这些维度常常与表面现象不一致。有人可能常常出现,却情感上始终保持距离;也有人在艰难时期安静了很久,但心里始终记挂你。


随着我们在成年生活中不断转变角色——无论是职场、家庭照顾者,还是个人成长的探索者——友谊也必须随之调整,才能保持真实与可持续。要做到这一点,我们需要更清楚地辨识哪些关系真正滋养自己,哪些则让我们感到耗竭。


友谊层级图:一种理解友谊的实用方式


当我们对一段关系感到困惑时,不妨试着将友谊“画”在一张关系地图上。这个模型参考了英国人类学家罗宾·邓巴(Robin Dunbar)的研究。他提出,人类往往会根据情感亲密度与相处时间,将人际关系自然地划分为不同层级。每一层,都反映了我们情感与认知的承载容量。

以下是一个简化版本的友谊层级模型:


1. 核心友谊(1–3人)这些是你最深的依靠关系。彼此之间有高度的安全感、了解与投入。这些朋友看见你完整的样子,无论是脆弱、真实,还是沉默,你都能感受到被接纳与支持。


2. 亲密友谊(5–10人)你会在重要时刻主动联系的朋友。你们未必每天交流,但彼此之间有默契与信任。当生活中发生重大事件时,你自然会想到他们。


3. 社交型朋友一起吃饭、健身或参与活动的朋友。你们有固定的互动场景,但他们未必了解你内心更深的部分。不过,他们的存在仍然为生活带来轻松与节奏。


4. 点头之交 / 泛泛之交邻居、前同事、朋友的朋友。这些关系可能是阶段性的,也可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出现或淡出。有些可能逐渐加深,有些则温和地保持在周边。


重要的是,这些层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。随着人生阶段、生活环境与情感能量的不同,友谊会自然地发生调整。有些大学时期的亲密朋友,如今也许只是一年一次的见面;而一些原本只是同事的人,可能会慢慢变成值得信赖的知己。距离、共享的责任与情感可用性,都会影响友谊的发展。


季节也会影响我们的关系重点。在危机或过渡时期,我们可能会更多地依赖某位朋友;而在平稳时期,我们也许会重新联系那些兴趣或生活节奏相近的人。友谊的流动不是不靠谱,而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真实、有机变化。


真正的难题,并不是友谊在哪一层,而是我们对不同层级朋友的期待错位。当我们把第三层的朋友当作第一层来看待,或在一段难以被回应的关系中不断投入,受伤就更容易发生。

厘清这些边界,有助于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带着更多的觉察与温柔。不是要疏远他人,而是更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情感能量,也让真正重要的关系得到滋养。


当连结变成内容:数位生活如何扭曲亲密关系


在数字化的时代,友谊的衡量方式悄悄发生了变化。点赞、分享、已读回执,逐渐取代了那些真实而具体的关心。有些关系其实只是泛泛之交,但对方每天发消息让你感觉很亲近;而真正了解你、关心你的人,可能已经几周没有上线。


社交媒体模糊了我们与朋友之间原本自然的层级结构和情感细腻度。它制造了一种“表面亲密”的错觉——只要对方在线、有互动,就是“好朋友”;而那些比较安静、少发讯息的朋友,反而让人产生疏远感或怀疑。


这不仅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期待,也慢慢改变我们对自己的看法。那些不断出现的“精选朋友圈”、限时动态的标签,以及互动数据,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:友谊的价值,甚至是自我价值,是由曝光频率和社交可见性所决定的。


我们开始陷入一种思维陷阱:“如果我对他很重要,他一定会回复。”“如果我更受欢迎,应该也会被多邀请。”


久而久之,我们将“被看见”的多寡与“被在乎”的程度画上等号,把情感归属感建立在数位互动上。


在心理咨询中,这样的现象常表现为:

  • 当信息得不到回应时,感到焦虑不安

  • 看到别人拥有更“核心”的朋友圈时,感到羞愧或自我否定

  • 明明每天都在和人互动,却感到孤单和空虚


从友谊层级中剥离自我价值,并不代表降低期待,或是情感上变得冷漠独立。真正的重点是,重新记得:你的价值,并不是由别人回复的速度,或社交媒体的互动次数来衡量的。


你值得的是一种真实、安全的陪伴。值得的是,在你身边的人,让你可以放松、不设防,而不是不断争取注意力来证明存在感。


心理支持的空间,就是帮助你慢慢回到这些本质的问题,温柔地松开那些早已不再适合你的信念,重新与内在的自己建立稳固的连结。


友谊会改变,那并不代表你做错了什么


不是每一个朋友都需要成为你的知己。关系的渐行渐远,并不一定意味着背叛。你可以拥有不一样的朋友,用来陪伴你生命中不一样的阶段。


有些人会一直陪着你;有些人慢慢淡出;有些人随着时间变得更加亲密;还有一些人,关系停留在某个阶段,很久没有起伏。这一切,都是可以被允许的。


重要的不是朋友有多少,也不是联系有多频繁,而是这些关系是否与你当下的情感价值观、精力容量与心理需求相契合。


心理咨询不会给你一套标准答案去定义什么是“好朋友”,但它会陪你一起看见:哪些关系已经不再适合你,哪些期待已经悄悄变成了负担。它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,从而能在外部世界中,更有温度、更有边界地去连结他人。


Restoring Peace 是一家私人心理健康中心,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,服务对象包括儿童、青少年、青年、成人个体、伴侣以及团体。我们协助来访者应对焦虑、抑郁、创伤、哀伤,以及各种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的挑战。欲了解更多信息,请访问: www.restoringpeace.com.sg,或通过 WhatsApp 联系我们:+65 8889 1848。如需获取定期更新,欢迎加入我们的 Telegram 群组:https://t.me/restoringpeace 


References

Verywell Mind. (2023, August 11). The types of friendship. https://www.verywellmind.com/the-types-of-friendship-7975881

SocialSelf. (2024, February 7). Levels of friendship: How to tell how close you are. https://socialself.com/blog/levels-friendship/

The Next Regeneration. (2018, January 30). The anatomy of friendship in a digital age.https://thenextregeneration.wordpress.com/2018/01/30/the-anatomy-of-friendship-in-a-digital-age/

Büchner, R., Graf, J., Czekalla, N., & Eckstein, K. (2024). Friendship q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across adulthood: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. Frontier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. https://www.frontiersin.org/articles/10.3389/fdpys.2024.1419756/full

Martínez-Pampliega, A., et al. (2024). The role of friendship quality in adult psychological well-being.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. 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11196206/

Becht, A. I., & Nelemans, S. A. (2024). Close friendship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during adolescence: A meta-analytic test of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s. 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.https://journals.sagepub.com/doi/10.1177/02724316241271327


关键词

成年友谊层级, 成年友谊类型, 新加坡成年友谊心理咨询, 社交媒体与亲密关系, 友谊关系界限, 邓巴数, 成年人之间的友谊困扰, 友谊焦虑的心理支持, 情感安全的友谊关系, 数位社交疲劳, 新加坡心理治疗服务, Restoring Peace 心理咨询中心, 社交比较与自我价值感, 如何面对友谊的变化与转变



 
 
 

留言


RESTORING PEACE COUNSELLING & CONSULTANCY PTE LTD

Singapore 

10 Jalan Besar #12-06 / #12-09 / #09-09 Sim Lim Tower Singapore 208787

Email: contact@restoringpeace.com.sg

Mobile: 8889 1848 / 8395 5471 / 9484 9067 

Opening Hours (by Appointment)

Monday: 9 am–9 pm

Tuesday: 9 am–9 pm

Wednesday: 9 am–9 pm

Thursday: 9 am–9 pm

Friday: 9 am–9 pm

Saturday: 9 am–6 pm

Close on Sunday

Professional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Services for

• Trauma • Anxiety • Addictions • • Adjustment • Behavioral Issue • Depression • Grief and Loss

• Personality Disorder • PTSD  and C-PTSD  • Relationship

and other life challenges

 • Clinical Supervision • Support Group  • Training 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Telegram
  • Spotify-Symbol_edited
  • LinkedIn Social Icon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