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我身份系列:性取向的多元探索之路
- Admin
- 7月22日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性取向是每个人内在很个人的体验,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周围人和价值观的影响。心理辅导提供一个安全、没有评判的空间,让你可以自在地去探索和理解自己。

在新加坡,有关性取向的问题往往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。它们牵动着家庭的期望、无形的文化规范、宗教价值观,以及对一旦说出口就可能带来改变的担忧。有些人找到一个标签会感到如释重负 终于可以被看见了。但对另一些人来说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。那些词语未必贴切 而说出口的代价也可能太高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 身份的形成常常是在安静中慢慢摸索的。这并不是否认 而是一种体贴 出于保护关系 尊重亲情 或避免冲突的考量。心理辅导不会强迫你加快节奏 而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 让你可以听见自己内在的声音 不用急着下定义 也不需要立刻决定。
在文化和经历中认识自我
对许多人来说,身份不仅关乎自己如何看待自己,也关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。性取向常常是在关系中被体验到的,涉及家庭、文化规范,以及我们从小学习并扮演的角色。一个人可能会问:“这对我的父母意味着什么?”或者“我内心的这一部分能和我的信仰共存吗?”这些问题并不是偏离自我探索的过程,而正是它的一部分。
心理辅导尊重这种复杂性。它不是要引导某人走向某种特定的身份或结论,而是支持个人在探索中的成长,以温和和尊重的方式进行,在一个让人感到安全的节奏中慢慢展开。即使是在沉默中进行的探索,也是值得被看见和尊重的。.
格式塔疗法:通过「接触」探索性取向
格式塔疗法的出发点是觉察,特别是觉察一个人如何与自己以及周围世界产生接触。它不追求解释或分类,而是专注于来访者当下的体验。当一个人在情绪上、行为上或关系中感到停滞时,格式塔将其视为接触中的中断。辅导的过程支持来访者留在那个片刻,觉察内在浮现的感受,慢慢恢复流动与整合。
这种方法在身份探索中尤为重要。来访者可能带着不确定的感觉进入辅导,也可能在内心不同的声音之间感到拉扯。格式塔疗法鼓励他们放慢脚步,去观察这些内在的动态。治疗师可能会邀请来访者觉察身体哪里有紧绷感,或是当某些话题出现时他们如何与自己对话。这些觉察过程有助于重新建立与自我的关系,以好奇取代评判,以真实的存在取代逃避。
格式塔不是问“你是谁”,而是问“你能否和此刻的经验在一起,并让它带你走向下一个片刻?”
给复杂的感受一些空间
其他治疗方法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过程,帮助来访者理解那些影响他们体验的内在和外在力量。
在内在家庭系统疗法(Internal Family Systems, IFS)中,人的内在世界被看作由多个“部分”组成,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情绪、角色或保护策略。有的部分渴望亲密,有的部分害怕被评判,还有的部分深深忠于家庭或文化价值观。IFS 不要求这些部分达成一致,而是帮助它们彼此对话,从而让来访者更有能力领导自己的内在世界,建立更稳定的自我感。
叙事疗法(Narrative Therapy)鼓励来访者去觉察并审视那些他们从小继承的关于性别、爱情、角色和价值的故事。这些故事往往源自家庭、信仰或社会。治疗的空间让人们可以质疑这些叙述,思考它们是如何塑造身份的,并决定这些观念是否仍然适合当下的自己。
而当内心尚未明确、方向感模糊时,接纳与承诺疗法(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, ACT)则提供一种前行的方式。ACT 不强求明确的身份标签,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个人的价值观。它会引导人们去思考:你最看重的是什么?即使未来仍有不确定,你想过怎样的生活?这种以价值为导向的方式,帮助来访者在保有模糊感的同时,也能一步步朝更真实的自我前进。
这些疗法共同营造出一个多维度的探索空间,涵盖了情绪、文化、行为与意义的整合,支持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并接纳自己的身份。
以自己的方式活出真实身份
在新加坡,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探索与理解自己的身份。有些人渴望公开表达,展现真实的自己成为他们诚实生活的一部分;也有人选择更安静的方式,保护关系、慢慢前行,或单纯地珍视隐私。
心理辅导并不将哪一种方式视为更好,而是尊重两者都可以是真诚的表达。真正重要的是,每个人都能拥有自主权,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,而不是被迫沉默,也不是被推向在尚未准备好时就公开自己。
不是每个人都想“出柜”,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么做。选择不说出来,并不意味着隐藏;选择公开表达,也不代表冲动或鲁莽。这两种选择,都可以反映一个人对自我的深度觉察。心理辅导为这种细腻留出空间,支持来访者厘清,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“真实”。
在许多情况下,性取向只是进入辅导的起点。随着过程的深入,来访者往往开始探索更广泛的问题,例如家庭角色、文化身份、未被表达的悲伤,或对某种“成功”定义的压力。这些并不是身份工作的“题外话”,而正是身份工作本身。身份不仅关乎你爱谁,也关乎你如何生活。
心理辅导不会将这些内容彼此割裂。它理解情绪、信念、成长经历与人际关系如何共同塑造一个人的身份。在这里,来访者被邀请停下来,选择表达,或选择沉默;可以提问、反思、重新出发。这个过程最终不是为了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,而是培养一种能力——能真正和自己在一起,陪伴自己一步步走向更真实的生命状态。
*关于文中提及的治疗方法说明
本文提到的各类心理治疗模式与技术,皆为具备实证基础、由专业受训的治疗师所使用的方法。没有一种“最好”的方式适用于所有人,因为每位个体或伴侣关系的需求、目标与互动模式都是独特的。在实际工作中,治疗师会根据专业判断,从一种或多种方法中选取最适合您的介入方式。如果您正在寻求心理支持,不妨与您的治疗师沟通,讨论哪种方向可能最符合您的需要。
Restoring Peace 是一家私人心理健康中心,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服务,服务对象包括儿童、青少年、青年、成人个体、伴侣以及团体。我们协助来访者应对焦虑、抑郁、创伤、哀伤,以及各种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的挑战。欲了解更多信息,请访问: www.restoringpeace.com.sg,或通过 WhatsApp 联系我们:+65 8889 1848。如需获取定期更新,欢迎加入我们的 Telegram 群组:https://t.me/restoringpeace 。
References:
Kolmannskog, Vikram. (2014). Gestalt Approaches to Gender Identity Issues. Gestalt Review. https://www.researchgate.net/publication/316510906_Gestalt_Approaches_to_Gender_Identity_Issues
DiGloria, J. (n.d.). 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 and Mindful Self-compassion: A Pilot Study of a Treatment Manual with Same-sex Couples - ProQuest. https://www.proquest.com/openview/4e63186d4af36e51d346aff6a62e8bd7/1?cbl=18750&diss=y&pq-origsite=gscholar
Cst, J. L. M. L. L. (2023, December 19). Navigating stigma and uncovering your sexual self. Psychology Today. 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sg/blog/sexual-self-discovery/202312/overcoming-cultural-taboos-around-sexuality
Yarhouse, Mark. (2008). Narrative Sexual Identity Therapy.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. 36. 1-15. 10.1080/01926180701236498. https://www.researchgate.net/publication/277584856_Narrative_Sexual_Identity_Therapy
关键词:
成年后的性身份探索、对性取向产生疑问的心理咨询、性别认同辅导、LGBTQ 友善心理支持、文化敏感心理辅导、格式塔疗法与身份议题、内在家庭系统疗法探索自我、接纳与承诺疗法进行身份探索、叙事治疗与身份建构、性别与文化认同的心理辅导、性身份困惑的心理咨询、去标签化的身份探索治疗、人际关系与身份冲突的心理支持、自我探索心理咨询(新加坡)、价值观与归属感的心理疗法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