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Instagram
  • Telegram
  • Spotify-Symbol_edited
  • LinkedIn Social Icon
搜尋

认识心理防御机制系列: 我们为何依赖心理防御机制

  • 作家相片: Admin
    Admin
  • 10月28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心理防御机制并不是缺陷,而是人类在面对压力时的一种生存工具。它悄悄地影响着我们如何应对焦虑、维护自我形象,以及处理人际关系


Four people sit against a blue background with makeshift headgear: paper bag, plastic bottle, container, and yellow mask. Casual mood.

当情绪被转移

一句批评、一个小错误,甚至谈话中的短暂停顿,都可能让人感到不安。很多时候,我们不会让这种不适浮现,而是迅速转移它。“没事啦”取代了烦躁,一句轻笑掩饰了尴尬,沉默则成为避免冒险的方式。这些并非单纯的性格习惯,而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防御机制。


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

这个概念起源于精神动力学理论,由弗洛伊德提出,后由其女儿安娜·弗洛伊德进一步发展,用以描述自我如何在内在冲突与焦虑之间保护自己。虽然精神分析的语言如今显得遥远,但它揭示的现象依然熟悉——当情绪过于强烈时,大脑会自动寻找方式来转移或掩饰它们。

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策略。悲伤可能被理性分析所取代,愤怒被压抑以保持冷静,挫败感转向更安全的对象,而尴尬则被幽默化解。它们让情绪有了“绕路”的出口,使人能够继续运作。


我们为何会使用这些机制

没有人是有意识地选择这些策略的。它们往往在早期家庭环境中形成,并逐渐变成自动反应。一个小时候发现幽默能缓解紧张的孩子,长大后在脆弱时仍可能用笑声掩饰情绪;另一个学会沉默可避免冲突的人,成年后可能仍习惯退缩。


外部环境也在塑造这些防御。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,合理化(rationalisation)可以维持自信;在追求和谐的家庭里,压抑(suppression)愤怒与悲伤似乎能维持表面的安定;在讲求效率与形象的社会中,控制情绪更像是一种必需。心理防御机制帮助我们在风险中维持稳定,让人有空间继续前行。


有益还是限制?

心理防御机制并非全然负面,它体现了人类的适应力与自我保护能力。然而,这些保护有时也会变成距离。


一个不断以理性解释痛苦的人,可能失去了真正哀悼的机会;长期压抑愤怒的人,身体可能出现紧绷、疲倦或失眠;过度用幽默化解脆弱,反而让亲密变得困难。它们并非有意为之,却悄悄塑造了人际关系的深度与自我了解的程度。


在心理治疗中,尤其是精神动力学与关系取向疗法,治疗师并不会直接去“拆除”这些防御,而是带着好奇与理解去探索它们。每一种防御机制都承载着生存的故事,揭示一个人当时如何挺过困难。治疗的目标不是消除防御,而是学习分辨——何时它仍有用,何时它阻碍了更完整的生活。


本系列的下一步

本系列将从三个主题探讨心理防御机制:第一篇关注思维如何取代感受,包括理智化(intellectualisation)、合理化与压抑;第二篇探讨人们如何回避冲突与不适,例如讨好、退缩或解离;第三篇则观察张力如何被转移到他处,如投射、退行或以幽默化解。

每篇文章都会结合日常生活,说明这些模式如何形成,又如何在觉察中改变。


理解我们的防御

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类经验的一部分。它们在情绪剧烈时提供保护,帮助我们保持平衡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它们也可能成为阻隔,让我们与自己、与他人之间产生距离。觉察并不会让防御消失,但它让我们拥有选择的可能——学会更直接地面对情绪,而不是永远绕道而行。


Restoring Peace 是一家专注提供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服务的私人中心,服务对象涵盖儿童、青少年、青年、成人、夫妻与团体,处理焦虑、抑郁、创伤、悲伤、各种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挑战。如需了解更多,请访问 www.restoringpeace.com.sg 或 WhatsApp +65 8889 1848。若想获取定期资讯,欢迎加入我们的 Telegram 群组: https://t.me/restoringpeace


References 

Healthline. (2023). Defense mechanisms: What they are and how they work. Retrieved from https://www.healthline.com/health/mental-health/defense-mechanisms

Psychology Today. (n.d.). Defense mechanisms. Retrieved from https://www.psychologytoday.com/sg/basics/defense-mechanisms

Verywell Mind. (2023). Defense mechanisms and how they help manage anxiety. Retrieved from https://www.verywellmind.com/defense-mechanisms-2795960

Zhou, Y., Wang, Y., & Yu, F. (2021). The defense mechanisms: A comprehensive review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12, 718440. 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psyg.2021.718440

The Relational Psych Group. (2023). Understanding defense mechanisms and why we have them. Retrieved from https://www.relationalpsych.group/articles/understanding-defense-mechanisms-and-why-we-have-them


关键词

心理防御机制, 情绪调节, 理智化, 合理化, 压抑情绪, 回避冲突, 心理咨询新加坡, 心理治疗中国, 精神动力学疗法, 关系取向疗法, 情绪压抑, 情绪觉察, 心理健康文章, 自我保护心理, 心理疗愈, 理性与情感平衡, 压力应对, 新加坡心理辅导, 中国心理学, 自我觉察成长


 
 
 

留言


RESTORING PEACE COUNSELLING & CONSULTANCY PTE LTD

Singapore 

10 Jalan Besar #12-06 / #12-09 / #09-09 Sim Lim Tower Singapore 208787

Email: contact@restoringpeace.com.sg

Mobile: 8889 1848 / 8395 5471 / 9484 9067 

Opening Hours (by Appointment)

Monday: 9 am–9 pm

Tuesday: 9 am–9 pm

Wednesday: 9 am–9 pm

Thursday: 9 am–9 pm

Friday: 9 am–9 pm

Saturday: 9 am–6 pm

Close on Sunday

Professional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Services for

• Trauma • Anxiety • Addictions • • Adjustment • Behavioral Issue • Depression • Grief and Loss

• Personality Disorder • PTSD  and C-PTSD  • Relationship

and other life challenges

 • Clinical Supervision • Support Group  • Training 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Telegram
  • Spotify-Symbol_edited
  • LinkedIn Social Icon
bottom of page